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黃民宗 穆艷
2022年情人節前夕,黃陂小伙黃超與妻子次仁卓瑪,回到黃陂舉行了一場浪漫婚禮。
這,也是黃陂區推進民族團結工作結出的美麗碩果。
近年來,黃陂區通過產業援助、就業援助等多種方式,不斷推進民族團結工作。美麗的木蘭故里,綻放出民族團結之花。
![]() |
產業援藏
創蛋雞養殖最高海拔紀錄
從項目輸血到產業造血,黃陂青年企業家、武漢宏農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林將雞苗引進雪域高原,創下蛋雞養殖最高海拔紀錄。
宏農農牧在黃陂木蘭鄉建有150萬只全智能化蛋雞養殖產業園,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020年5月,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找到張宏林,希望他能把蛋雞養殖產業搬到西藏。張宏林很快決定:在山南投資200萬只全智能化藏雞產業園,于當年6月啟動建設。
2021年5月9日,宏農農牧首批7萬羽雞苗,輾轉3800公里,成功進廠,雞苗存活率達100%。2021年8月30日,第一枚雞蛋誕生,打破了蛋雞養殖最高海拔世界紀錄,之前世界蛋雞養殖海拔為2600米。
產業援藏當起紅娘。宏農農牧援藏期間,宏農農牧員工陳帆、黃超先后和藏族姑娘喜結良緣。
張宏林說,宏農農牧還將采用飛地經濟模式,帶動山南市乃東區、瓊結縣、曲松縣2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入股西藏宏農,再建一個100萬只全智能化蛋雞產業園,受益群眾將達7000余戶。
回族拉面哥:
“黃陂是我第二故鄉”
4月7日早,天剛蒙蒙亮,80后回族拉面哥王國杰店內店外坐滿了環衛工人,王國杰在店內不停地穿梭忙碌。一碗牛肉面,一份民族情,他已堅持4年為環衛工人做愛心拉面早餐。
王國杰來自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3歲時,他走出大山,幾經輾轉來到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從洗碗工做起,如今,他在黃陂已有3個店面,成了遠近聞名的拉面王。
2020年初武漢疫情期間,身為張家川民族商會湖北分會秘書長,王國杰積極組織商會少數民族愛心會員募捐。短短幾天,就籌得善款4萬余元,為少數民族群眾解決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匱乏的實際困難。多年來,王國杰還帶領家鄉來黃陂務工回族同胞積極投身黃陂生態環境建設。
對于黃陂,王國杰寄予很深的感情。他說:“我13歲離家,在黃陂已落地生根,這里就是我的第二個故鄉!币豢诹骼狞S陂話,這名回族漢子與黃陂結下難以割舍的情緣。
“1223”工程
推進民族工作上臺階
近年來,黃陂區結合實際,全力打造“1223”工程,推進民族工作再上臺階。
助力一個民族村灣。蔡店街田家灣是武漢最大的遠城區土家族少數民族聚居地。黃陂區充分利用土家文化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并依托錦里溝景區和姚家山紅色景區旅游資源,帶動田家灣融合發展。
支持兩家企業援助。黃陂區先后支持100多家企業到少數民族地區創業發展。除宏農農牧以外,漢口北帆之順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多年來也堅持新疆地區勞務輸出就業安置工作,共安置就業305人。
選樹兩個典型人物。黃陂區以回族拉面經營戶王國杰和宏農農牧董事長張宏林等先進典型為榜樣,教育、引導、帶動更多各族同胞,積極參與到維護民族團結的事業中來。
推進3個特色景區。黃陂區聚焦錦里溝、木蘭草原、木蘭花鄉3個景區,重點指導景區引用土家族、哈尼族、蒙古族等多民族文化元素,展示民族風情,推動各民族文化融合發展和民族文化創意與旅游融合發展,取得良好效果。
【編輯:裴春梅】